要知,陈凉是一刀一枪打拼天的开国之君,不是那些长于深妇人之手的后嗣皇帝。即使他的脾气不错,冒着怒皇帝的风险,只为博得一个直谏之名,似乎也不大划得来。
山呼海啸般响起的喝彩声回在空中,至此冗长而规模堪称盛大的登基仪式宣告结束,接来的节目重新转回到咸阳的皇大殿举行。
好不容易捱到了这一刻,神为之一振的陈凉如释重负,他移步上前将一双产自西域和田的无瑕白玉璧投燔柴的烈焰中。登时,聚拢在祭坛四方的人群中呼声甚嚣尘上有如鼎沸一般,翻的声浪直冲天际。
在常人中时间久远得遥不可及的上古三代,铁的来源只有天上掉的陨铁,至于说由修士从矿石中提炼的铁料,偶尔为之还凑合,谁敢指望着这群纯属级知识分的大爷改行当冶金工人,那当真是在白日梦啊!凡人的兵和级工全都需要用铜锡合铸的青铜来制作,青铜本就代表了财富和权力。因而,当夏禹收缴了数量惊人的铜锡用来铸鼎,本质上与始皇帝收六国兵铸为十二金人是完全一样的潜台词,从源上削弱潜在反对者的武力和经济基础。
当使者这份辞藻华丽的祭文在祭天燔柴前大声颂读完毕,甭是真心实意还是虚假意,围拢在祭坛四方的兵士官吏庶民齐声三呼万岁。
“前秦失德,丧师辱国,致令赤县神州沦丧胡虏之手,万里江山一片腥膻。凉本布衣,不堪前秦暴政凌,故兴兵于安州……而今,中原九州华夏故地即当收复,某愿承受天命,是以即日登基,即皇帝大位,钦定国号为大汉,定都咸阳,颁行年号元封。”
大禹铸造的九个量巨大的铜鼎,表面刻画着各珍禽异兽和妖鬼怪。其名曰,供后人辨识。实则夏禹如此作法的真实用意很简单,不外乎是削弱其他族的经济实力和军力而已。
当陈凉站在祭天的寰丘之上,不禁回想起昔日与林旭把酒言,品评古今风云人时,自于他中的评断。
回首遥想当年,大胆破除禅让制度的夏禹,他在成为共主之后,即刻令收缴九州族之铜锡铸为九鼎。
追忆往昔岁月,恰如昨夜把酒言,为帝王也不可能超脱于万之上,迟早要与草木同朽,世间可以得不朽者,唯有立功、立德、立言而已。
“……奏为国已定,天命攸归,九州亿兆之黎民,吁登大位,以定国基,合词仰乞圣鉴事。窃维帝王受命,统一区夏,必以至仁复民而育,又必以神武戡乱而定功。《书》云:‘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’《诗》曰:‘燕及皇天,克昌厥后。’盖惟应天以顺人,是以人归而天与也。溯自秦帝败德失政,实令生民罹于火,呼吁罔应,溃决势成,罪已而民不怀,命将而师不武。自我圣主应运而,薄海景从,逆者革心,顺者效命。岌然将倾之国家,乃我圣主实奠安之,四方蛮夷,兴兵讨之……”
兹事大!仪式到这才算开了个,随后陈凉转过,面对着祭坛方黑压压一片,无边无际的人脑袋,他也取一份诏书,照本宣科地朗声说:
老鼠似的,林旭伸手从袍袖里取一只黑漆彩画,装饰极尽繁复的木匣递给陈凉,说: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一脑门官司的陈凉草草理完了三六院七十二妃,随即着手封赏兴汉军的功臣们。那些熬到了论功行赏之日的大小功臣,无不是喜气洋洋地向新科大汉皇帝行三
“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034 吞狼
倘若是涉及国家存亡,社稷兴衰的大事,必定不乏殒前赴后继,只为以正视听的仁人志士。一个无伤大雅的立后问题,叫大家玩命地反对,这种不知所谓的勾当还真不是脑筋正常的人能来的。
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之,终于轮到了犒赏兴汉军的有功之臣与册封后嫔妃这程序。不用多说,大汉皇后的凤冠毫无悬念地落在了死而复生的薛梦颍上。哪怕陈凉的大分属臣僚都认为薛皇后那曲折离奇的世故事传扬去,未免有耸人听闻之嫌,有损于皇家颜面,不过皇帝陈凉执意如此作法,大臣们谁又能拗得过他?
一席冕服的陈凉暗地里走神的当,负责宣读祭文的使者还在喋喋不休地说:
陈凉掀开木匣一看,果不其然,正是一方古朴的玉玺,翻转过来看一看印纹,细细分辨赫然是“受命于天,既受永昌”八个被朱砂印泥浸染的篆字。
不得不说,这两位同样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河的最统治者,在树立中央集权方面也是有共同语言的。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,尽夏禹威势前无古人,行事也难免受到神裔们暗中掣肘,无法到始皇帝赵政那样把上古三代留的古老传统打扫得一二净。
如此一篇官样文章,自然写得文采飞扬,然而,对陈凉来说,他能忍着不打哈欠就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努力了。
“呵呵呵呵,陈兄弟,那为兄的这件贺礼,你就安心收吧!”